英国伦敦会(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)是美国归正会、英国长老会之外,在闽南地区宣教的重要差会。
伦敦会成立于1795年,由英国圣公会与长老会的信徒发起,不久公理会信徒积极加入,并成为差会的主导力量。伦敦会本着向“异教徒地区”、“未开化民族”宣教的宗旨,派出宣教士到世界各地传福音。他们打破宗派界限,凡是信奉耶稣基督,认可基要真理的信徒都可以成为差会的同工。
1807年,伦敦会派遣马礼逊来到中国,此为新教进入中国大陆之始。此后,米怜、麦都思、理雅各等人相续入华。他们是在华福音事工早期推动者,翻译了汉语圣经、出版了最早的属灵书刊、创办了教会学校,并按立了首位华人牧师梁发。伦敦会在华的宣教经验,被日后很多来华的差会所学习、借鉴。
1844年7月,英国伦敦会宣教士施敦力(施约翰)夫妇抵达鼓浪屿,建立布道站。不久迁居厦门寮仔后龙女码头布道。1846年,养为霖夫妇与施敦力的胞兄(亚力山大)、胞妹来厦。1848年,花匠吴涂及其儿子受洗,成为伦敦会首批归主的信徒。此后信徒日益增多,1860年,伦敦会在泰山口(中山路)建立泰山礼拜堂,为其在厦第一座礼拜堂。2年后,又在关隘内(大同路)建立第二座教堂(即关隘内礼拜堂)。之后麦高温、山雅各相续来厦。1903年,在鼓浪屿建立福音堂。1910年,伦敦会在厦门有信徒4413人。
伦敦会除了在厦门岛内牧会,还积极向周边地区拓展事工。他们以灌口、高浦,漳属之漳东、长泰、国卿、蔡坑、鹭鹚、青洋一带进展。在惠安全县境内极力拓展,亦沿北溪发展漳平、龙岩、永福、华崶、仙都等处创设教会。后来,周之德牧师前往汀州拓荒,将福音传到闽西地区。1873年,伦敦会将闽南地区的各区会联合起来,成立闽南联合大会。并在此前按立黄承宜(泰山堂)、林贞会(关隘内堂)为首任华人牧师。
林贞会、庄善语、许锡嘏等人于1854年到灌口(时属同安县安仁里)宣教,设立教会。之后灌口教会不断拓展,设立了许多讲道点,主要在鹤浦(今杏林高浦)、角尾、壶屿等地。
伦敦会宣教士在厦门积极开展社会事工,促进厦门社会的发展。养为霖与打马字、罗啻等宣教士创立闽南白话字,使很多不识汉字的信徒得以读经、唱诗。他还在1846年兴办了厦门最早的女学。麦高温于1874年发起了中国第一个禁戒缠足组织——厦门戒缠足会,为废止缠足陋习做出巨大贡献。伦敦会重视教育工作,1898年,山雅各牧师与英国长老会在鼓浪屿创立英华书院,培养了不少对社会有用的人才。教会还兴办了福民小学,为鼓浪屿名校。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